電影網(wǎng)專稿 科幻大片、災難題材、好萊塢制作……
《雪國列車》在登陸內(nèi)地院線前被冠上了太多噱頭,讓人不禁懷疑
奉俊昊莫非真要高調地走起“國際范”?不過這些疑慮與擔憂在觀影的過程中被慢慢打消:略顯粗糙的雪景特效、陰冷晦暗的火車車廂以及奉俊昊電影“標配”
宋康昊的臉。幸好,這部電影還是奉俊昊熟悉的調。
電影通過一場全球性極寒災難將整個世界濃縮在了這趟列車里,階級之間鮮明的反差和尖銳的矛盾充斥在狹長的車廂內(nèi),尋求自由的反抗一觸即發(fā)。通過完整呈現(xiàn)一場緣起底層車廂的內(nèi)部反抗,《雪國列車》告訴你什么叫做平衡,為何這個世界需要平衡:支撐列車永動的,并不僅僅是車頭那臺高科技發(fā)動機,而是一節(jié)節(jié)車廂中的生老病死,弱肉強食。
《雪國列車》劇照
影片的幾個重要角色,則各自代表了這個列車“社會”中的一類意識形態(tài):男一號柯蒂斯有勇氣,卻缺乏大局觀,只能看到眼前的事;宋康昊飾演的安全系統(tǒng)工程師眼界更開闊,但過于理想主義;車廂一頭一尾的兩位智者都具有相當?shù)念I袖氣質,扮演神經(jīng)質女演說家的
蒂爾達·斯文頓則是徹頭徹尾的墻頭草。
坦誠來講,如果一位觀眾是因為前面提到的各種噱頭,才被誆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,那么失望而歸是十有八九。除了星光熠熠的卡司沒有“騙人”之外,《雪國列車》可以說是一部即便動作戲、槍戰(zhàn)戲輪番上演也掩蓋不了其“文藝”氣息的影片。導演似乎從始至終一秒也沒有考慮過那些賣點,只是默默用126分鐘時間構建然后毀滅了一個人類的烏托邦。
整部影片就像冰雪中沒有岔路的鐵軌一樣,緊握著它唯一的故事線。但是每每進入到一節(jié)新的車艙,或荒誕,或驚悚,或恐怖的劇情都會給電影賦予一種天馬行空的顛覆感。就像宋康昊飾演的南宮明秀與
克里斯·埃文斯飾演的柯蒂斯面對著最后一扇門進行的那番對話,他們一個看著前方,一個看向未來。而你怎么看待這部電影,決定權也都在自己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