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5電影網(wǎng)專稿 提到張偉麗,你會想到什么?
大多數(shù)人的第一反應是“UFC冠軍”。若論這份榮譽的份量,她更是“亞洲首位UFC世界冠軍”。不僅如此,她還以六次奪冠的成績追平傳奇選手喬安娜,成為該級別歷史紀錄的保持者。

而在冠軍光環(huán)之外,張偉麗的人生履歷中寫滿了多種身份:礦工的女兒、幼兒園老師、健身房銷售……她的人生軌跡始終在打破外界的想象,就像她揮出的拳頭,一次次擊碎那些被預設的標簽。

這一次,張偉麗又向一個新身份發(fā)起挑戰(zhàn)。
她以電影演員的身份亮相大銀幕,由其主演的電影《下一個臺風》正式上映。她在片中飾演失語少女阿汐,與張子楓飾演的城市女孩林沫沫相遇相識,彼此生命交織,產(chǎn)生深刻的羈絆。
然而,當《下一個臺風》的劇本最初遞到她手中時,她反而感到緊張,甚至有些抗拒。

“我覺得我沒有能力去塑造一個角色。”在1905電影網(wǎng)《對話》欄目中,她坦承最初的顧慮。盡管如此,她還是與導演李玉見了面。
沒想到,一次簡短交談后,導演堅定地告訴她,“你就是阿汐。”
于是,張偉麗接下了這個項目,開啟了一場屬于她與阿汐的冒險。
1
《下一個臺風》并非的第一部張偉麗發(fā)出邀約的電影,但她過去始終認為,自己首先是一名運動員,應當以比賽為重,擔心跨界會影響訓練,因而大多婉拒。
這次接到李玉導演的邀請時,張偉麗正在備戰(zhàn)UFC300。
和從前一樣,她內(nèi)心充滿緊張與顧慮。比起在八角籠中的揮拳對抗,她覺得在鏡頭前流淚要困難得多。

李玉告訴她,有時候只有去做了才會有答案,不做永遠不知道自己行不行。這番話打動了她,張偉麗決定這次試一試。
拍攝過程中,李玉采用順拍方式,讓張偉麗能夠逐步走入角色。攝影師余靜萍則使用手持跟拍,讓鏡頭始終追隨演員,這也讓張偉麗在表演時更加松弛自在。
不過初入劇組時,張偉麗總會不自覺地瞥向鏡頭。而電影表演中,演員通常不能直視鏡頭,即使鏡頭從眼前掠過,也不能盯著它,“我無形中把鏡頭當成了對手。”

第一次拍電影,張偉麗有她的訣竅。
她會在開機前冥想打坐,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:忘掉張偉麗的身份,全身心投入阿汐的生活。
電影的第一場戲,是阿汐救助海鳥的情節(jié),也是她與林沫沫初次相遇的場景。
點擊鏈接查看:張偉麗談與張子楓合作:她是一個年輕的老戲骨
戲外,她與張子楓的關系,也如阿汐與沫沫般逐漸走近。二人在生活中都是內(nèi)向的人。張偉麗對子楓的印象還停留在某次路演活動,“小小的,特別可愛。”
她起初也有些忐忑,調(diào)侃不知該如何與這位年輕的“老戲骨”對戲。
片場初期,兩人交流不多,“我們總會偷偷看對方。后來隨著劇情推進,不管是角色之間,還是我和子楓本人,關系都越來越近了。”

2
隨著拍攝推進,她逐漸融入了阿汐這個角色,每天過著“她”的生活。“我感覺我就是阿汐,那種狀態(tài)有點恍惚。”
那段時期,張偉麗甚至覺得,阿汐仿佛是另一個平行時空中的自己。
盡管在旁人眼中,格斗場上的張偉麗出手果決、氣勢凌厲,“但可能我內(nèi)心深處也住著一個阿汐,她是沉默的,卻又格外溫暖。”

然而,長期的競技體育訓練,讓張偉麗的走姿總是昂首挺胸、步伐有力。而電影中的阿汐在體態(tài)上需要呈現(xiàn)完全不同的狀態(tài)。
有時拍著拍著,她不自覺地又挺起胸膛,邁出運動員的步伐,導演李玉便會笑著提醒:“看,張偉麗又回來了。”
阿汐是一名失語者,無法用語言表達內(nèi)心的波瀾。

在張偉麗的理解中,中國人常說的“相由心生”,正是阿汐的生存狀態(tài),“所有情緒都要往心里收,眼神自然就變成了阿汐的樣子。一旦進入角色,她的事就是我的事,我也就成了阿汐。”
電影中有兩場戲,是阿汐情緒比較外放的關鍵時刻。但在拍攝時,導演往往不提供具體臺詞和動作,只給出情境框架。

影片開場不久,阿汐與村民爆發(fā)沖突。
開拍前,李玉只簡單交代了劇情走向,具體表演全靠演員自己填充,依靠直覺塑造角色的靈魂。
表演過程中,張偉麗逐漸體會到阿汐被村民謠言中傷時的壓抑與痛苦。雖然無法言語,但當情緒涌上心頭,她自然而然地做出了砸玻璃、拍掉對方手中香煙的舉動。

比起這場戲,接近尾聲的另一場戲更讓張偉麗筋疲力盡。
隨著李心潔飾演的青蚵嫂命運落定,阿汐的身世之謎也被揭開。
拍攝前一天,李玉特意提醒她,第二天的重頭戲?qū)⑹且粓鼍薮筇魬?zhàn)。
因長期格斗訓練,張偉麗擁有極強的忍痛能力,反而導致眼淚難以自然流出。李玉甚至建議她當晚對著鏡子練習流淚。

實拍前,她打坐了40分鐘,反復回想阿汐與青蚵嫂之間復雜而深厚的情感聯(lián)結(jié),讓自己更深地沉浸在這段人物關系中。
她再次運用了格斗哲學:備戰(zhàn)時不遺余力,上場時則忘掉一切技巧,讓一切自然發(fā)生。
最終,她成功進入狀態(tài),完成了那場戲的拍攝。
3
拍完電影后,張偉麗重新回到了日常訓練與比賽的節(jié)奏中。
她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似乎比以前更有耐心了。
從前訓練結(jié)束后若想休息卻遇上教練加練,她常會情緒低落。但在拍戲片場,導演總是精益求精,一條不過就再拍一條,那種專注與堅持讓她對“重復”有了新的理解。

盡管如此,她依然很享受拍電影的過程,覺得那是一次體驗別樣人生的機會。
面對像阿汐、林沫沫這樣身處困境的女孩,她也常以自身經(jīng)歷詮釋“應對挑戰(zhàn)”的心態(tài)。在眾人眼中,她是六冠王,但她同樣經(jīng)歷過失利,也曾失去金腰帶。“那時覺得,那是我職業(yè)生涯的低谷。”
點擊鏈接收看:張偉麗談如何度過人生低谷 把困難變成成長的方式
正是那段經(jīng)歷,讓她學會了很多,一步步從痛苦中走出,實現(xiàn)真正的成長。
“人生并非一帆風順,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困境與挑戰(zhàn)。她認為,重要的不是逃避困難,而是以積極的態(tài)度去面對,并將其轉(zhuǎn)化為自我成長的契機。”
[1905電影網(wǎng)]獨家原創(chuàng)稿件,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,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