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/阿朕
“許文婷,我喜歡你,要不要和我在一起———”
毛人龍的表白伴著海風與夕陽下燈塔的斜影,換來心上人害羞卻堅定的點頭?!叭宋腃P”緊緊擁抱在一起,又是屏幕外網(wǎng)友狂吃狗糧卻心甘情愿的一天,“愛情還是別人的甜啊!”

時值初夏,優(yōu)酷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在驚喜,感動與唏噓中落下帷幕,而在最后一期的春日重聚中,不論是奔赴的還是錯過的,大家都更懂得自愛與尊重,生活態(tài)度變得更為積極。
戀綜一向是女性觀眾的心頭好,但我們好奇對宛如大熊貓的戀綜男性用戶而言,看別人談戀愛是種怎樣的體驗?尤其是30+的男人,看到一群小白懵懂摸索時,心里到底在想什么?
桃叨叨和聊了聊他們對于愛情和節(jié)目的看法:不喜歡念舊的,看完后反而夢見了初戀。對初戀贊不絕口的,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則提供了一個正當?shù)膽涯罾碛??!巴尥抻H”直通結婚的,想要從節(jié)目中看看“正常”的人生……
就像一位聊天對象說的,過來人看年輕人,最終的落點,永遠在“眼前人”。

張漠:
來自 “半個沒談過戀愛的我”的好奇

三十好幾的男的,一般真的不看戀綜。
知道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,其實是因為在優(yōu)酷追別的內容彈出來的廣告。作為“半個沒談過戀愛的我”,我和妻子都很好奇,別人是怎么跨出這一步的。
沒錯,我就是傳說中娶了初戀的幸運兒,青梅竹馬,兩家家長開玩笑說要定娃娃親。
一開始沒當真,但到高中了,我也沒有什么喜歡的女孩,好像我想象中的另一半,就應該是她的樣子。
她也很關心我。我們一塊出現(xiàn),大家就起哄,說我倆白羊和射手天生一對。似乎心照不宣的,她就成了我女朋友了。
我看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里那些沒談過戀愛的小朋友,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特別明顯,眼睛就圍著ta轉。對我和她來說,好像沒有所謂一眼動心一見鐘情的時刻。只是感覺兩個人在一起時,都很舒服很自在,不需要刻意改變或者妥協(xié)什么——可能也是太熟了。
畢業(yè)后她出國工作了一段時間,我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做技術,休年假的時候就過去看她,我們自駕游遍了很多地方。
等她回國,我們就把證給領了。
整個過程都沒有什么狗血或是浪漫的劇情,現(xiàn)在孩子三歲多,我倆情感很穩(wěn)定,沒因為孩子教育或者婆媳關系鬧過矛盾。很多人都羨慕我們的生活,說這不就是童話故事么,一生只愛一個人。
自從看了這個節(jié)目,我妻子和我聊了很多,歸根到底都是假如人生可以重來,我們是不是也能找尋一下其他選擇?
但答案是否定的,人只是看似有很多選擇,但最終的歸途是唯一的,我倆的幸運之處是一出生就找到了。

夏木:看節(jié)目后我夢見過初戀,
夢里面我們還在一起

我一般不會主動回想初戀。但很奇怪,看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時候,我做夢大家還在一起。
她當時想喂流浪狗,興奮地指揮我去便利店買,我?guī)е憩F(xiàn)欲,跑著帶勁極了。
看節(jié)目時,我第一期就關注到“人文CP”了。當時剛進小屋,毛人龍和許文婷在窗邊對著大海聊天,很有電影浪漫感。

毛人龍的那種不知所措,讓我有一些代入感。我初戀是大二時談的,初見時,她正和人打乒乓球,夏天的太陽把一切都變成晃眼的白,我只記得她好漂亮。
我沒好意思要電話,但是混入了她所在的話劇社團,一次排練,我演挪威王子,哈姆雷特正拿著鞋拔子和對手決斗呢,我跳了進來,對初戀說:“奧菲利亞啊,這丹麥王室一家腦子都不正常,不如咱們在一起吧?!?nbsp;
她反應很快:可是小女和公子您相逢日淺,彼此不知品性,怎敢貿然私定終生?
這時應該有更機智的應對,但是緊張情緒已經不容自由發(fā)揮了,我只能去說準備好的套詞,像一把卡殼的機關槍。她笑盈盈的,四周bgm是其他成員唱《錯錯錯》,扮演國王幽靈兄弟還激情伴舞。
我們的感情其實就持續(xù)了半年多,開始很甜蜜,那年暑假因為很想她,我就坐火車去找她。
成都似乎遍地都是肛腸科醫(yī)院,我倆合計買一份保險,一旦我飲恨牛油鍋,受益人就是她。
我沖動地來,辣迷糊了回去,就沒啥清醒的時候——其實這就是我初戀過程的寫照,最后分手也是被告知的,可能她想考研?或者我不合適?或者我倆的關系未來不能長久?我不知道。
她沒有再見我,我也沒有很堅持,來時不可謂不轟轟烈烈,去時又云散無痕。
后來看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,我最喜歡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是讓嘉賓一對一坐在小火車上,聊自己的故事,小火車開得慢,又很安靜。似乎時間仍舊流淌,但美好卻在此處定格。

這也是這個節(jié)目能“還原”初戀感覺的地方,至少是我的。絕大部分人不是靠戀綜開啟感情,但猝不及防程度,和上節(jié)目也沒兩樣。
你要是問我初戀有什么意義,我也沒辦法說得清清楚楚,就像我沒法講清楚當初告白時,到底怎么去接她的話是最合適的。
我只知道從此我的人生好像開了2倍速在奔跑,而不管是我去坐火車去成都,還是節(jié)目里嘉賓坐火車談心,掛風鈴寫心上人,都是這段兵荒馬亂中,收獲到的一次又一次“時間定格”的美好。
所以很喜歡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拍出了這些“只可意會”的地方。別以為直男就不嗑CP,我還關注了他們每個人的社交賬號呢。
最后,這么多年沒了聯(lián)系,我也不是 “必有回響”那一掛的,如果非要對初戀有什么期待,那么如果她在回憶時,也覺得當初很愉快,就是很好的。

益達:過來人看年輕人,
落點永遠在“眼前人”

媳婦是戀綜愛好者,一來二去我也跟著看了不少,像《心動的信號》、《半熟戀人》啥的。
討論劇情時,我的姿態(tài)都很謹慎,既不能顯得太懂,讓對方覺得我有一個神秘而海王的過往,又不能一點不懂,給她暗示一個了無生趣的未來。
直到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的出現(xiàn),化解了這微妙的尷尬,和老婆一起“復盤”嘉賓表現(xiàn),成為了我倆每周三的重大樂趣。
看第一期的時候,我這替人尷尬的毛病就犯了,男女嘉賓坐在一塊半天都不說話,節(jié)目組也沒設計一些環(huán)節(jié)促進他們互動,好想自己上去幫他們化解一下啊!
我這個節(jié)目關注點完全在男人身上,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里的男生貢獻了很多搞笑橋段,比如讓女生幫忙給幾個男的合影。

又比如節(jié)目里毛人龍出于禮貌給金雨恩寫信,我倆都不太能理解:禮貌有很多種場合表達,在這樣的情況下,你當然要向你喜歡的女生表白啊老鐵。
還比如我記得舞會時,女生們換裝后集體出來,一般情況都會夸女生好看,但有個男嘉賓第一時間沒有看到女生們的樣子,而是直接問“你們女生有更多的衣服嗎”,我腦子中漂浮過一連串我兄弟們曾經的模樣。
不過可能也正是這種破冰的艱難,會讓人比較有共鳴。誰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,我大學時候喜歡一個女生,那會兒大家都沒有經驗,聽人家說她生病了(女生都懂的),就滿樓追著給她送藥,真的是傻。
如果當年就有這樣一檔綜藝看了就好了,有助于情商的提高,年輕時覺得愛別人全靠一顆真心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愛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。建議全國各大高校,把這個節(jié)目當成通識必修。
當然,這個節(jié)目也讓家庭得到了空前的團結,我老婆兩相對比,覺得我和她的溝通真不錯。
這么說好像我在吐槽嘉賓,其實講真節(jié)目里的嘉賓都很優(yōu)秀,成長一段就會成為人類高質量男女,但既然是過來人看年輕人,最后的落點都會放在珍惜眼前人。

吳小海:靠戀綜“三省吾身”

我把戀綜作為一面自我反省的鏡子,和上一次失敗的感情一樣,從中獲得教訓。
自己談戀愛不會把自己客體化,但看別人談戀愛,你完全就是第三視角來觀察,就相對更客觀一些吧,也會把素人嘉賓的感受延伸到自己。
看《沒談過戀愛的我們》男女之間比較青澀的互動,從陌生到逐漸建立熟悉感,這種循序漸進的養(yǎng)成是挺吸引我的。
我自己就是這樣的,真正談戀愛是27歲,朋友介紹認識,我們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旅行,這真的能比較促進浪漫氛圍,不然你看戀綜怎么都一直在旅行,就是造一個烏托邦唄。
但初戀,往往走不到終點。我們最后一起看的電影是斯嘉麗·約翰遜的《婚姻故事》,講分手的,然后真就分了。
我是相信節(jié)目里說的solumate的,但soulmate這種生物,就跟外星人一樣,有生之年,你可能沒有機會碰到。
但談戀愛本身,可能并不深奧,該犯的錯誤、該扎的心都很相似的,看過之后就會有共鳴。
比如楊碩宸就是那種典型的付出型、服務型人格,總是對別人默默地好,但這種人也特別容易受到打擊,并且會覺得是不是都是自己的問題。


我覺得人都是有感情需求的,這也是戀綜存在很重要的理由,雖然你看很多人天天在二次元世界里,或者忙工作,但停下來時內心就會有空虛的地方。
而戀綜的好處在于,它要比電影、電視劇真實很多,尤其是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講初戀,會把人好的一面和笨拙的一面都暴露很明顯,人在感情里是會反復踏入同一條河流的,所以哪怕我是“過來人”了,還是可以從中給自己糾偏。
多見一些人,就多一些可能。就算是單相思,你也是在戀愛預習中對嗎?

阿寧:給了我一個回憶初戀的理由

我高中時,喜歡我們班的一個女生,一直拜托她閨蜜助攻我給她遞小紙條,送禮物什么的。
但那些狗血的校園青春劇有時候也不全是瞎編的,一來二去,那女生沒喜歡上我,我和她閨蜜日久生情了。
所以我能理解戀綜里那些嘉賓前幾期喜歡這個,沒過多久就轉投別人。他們才相處多久啊,網(wǎng)友就老張羅著“鎖了”,這怎么可能呢,這世上不會有誰和誰注定鎖著,你一開始心動的,很有可能相處下來發(fā)現(xiàn),兩人三觀并不合。
我和她是在商量怎么追女生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我倆更聊得來的。所以追著追著,她不想給閨蜜遞情書了,我約她放學后一起走,路上表白,牽了她的手。
那時候沒什么錢,整不了大手筆的浪漫,我就記得每年紀念日,我?guī)еコ钥系禄?,兩個人點一份全家桶,兩個甜筒。考大學時我們報了同一個地方的,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,布置成家的樣子,我做飯她洗碗,那時候沒什么煩惱,特別快樂。
那天看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,毛人龍和許文婷去蹦床公園約會時,有一個信任游戲,他牽著她的手,背對跳臺義無反顧地倒了下去。

這一幕讓我挺有感觸的。第一次談戀愛,我覺得和她在一起就是一輩子。畢業(yè)后我做了市場銷售,需要全國各地出差,她去了一家企業(yè)做董助,也在準備考研。
那段時間聚少離多,我們之間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了。反正也不知道是浪漫在柴米油鹽中消磨掉了,還是我們都變了。分手是她提的,那年春節(jié)我搬出了我們的小屋,
前陣子微博有個熱搜,叫#那些沒有結果的戀愛算什么#。在我看來,都算是人生最寶貴的經歷吧。
我很感謝初戀,也很懷念我們在一起的那七年,褪去了年輕莽撞,也更明確了各自的人生方向。我談的每一段感情都超過了5年,算是長情的人,也是初戀教會了我與另一半相處時的耐心與彼此理解。
現(xiàn)在很多年輕人覺得既然戀愛遲早分手,就沒必要談,甚至搬出先立業(yè)再成家的理由,覺得自己得事業(yè)有成才能談戀愛。
作為過來人,我想說其實不必因為害怕結束,而干脆不去開始。這就跟人一出生就勢必走向死亡,但我們依舊會充滿希望地生活。
我挺佩服參加《沒談過戀愛的我》的嘉賓們,他們愿意在大眾面前暴露自己情竇初開時的笨拙與無措,這是需要勇氣的。我覺得在唱衰愛情的當下,這個節(jié)目是有對感情是有去污名化意義的。
也很感謝節(jié)目,給了我一個回憶初戀的理由——長久不聯(lián)系,似乎無故的懷念都是打擾。
(喜歡本文的話,點擊頂部AKA桃叨叨關注公眾號,這里不缺好故事~)